以下是江西万年石镇烟熏猪头肉的传统制作工艺与调料配比解析,综合其百年传承特色与现代实践,突出“熏香透骨、肥而不腻”的核心风味:
一、原料选择与预处理工艺主料标准
燎毛去腥:喷枪烧净表面余毛,刮除焦黑层,重点清理耳蜗、鼻孔等褶皱处。
剁骨分块:沿骨缝劈开猪头,剔除大骨,保留完整皮肉,切为10×15cm大块(便于熏料渗透)。
深度清洁:流水冲漂血水后,粗盐搓洗皮脂黏液,再浸泡4小时(中途换水3次)。
猪头规格:选用黑毛猪头(重量≥8斤/只),需含猪耳、猪舌、猪脸肉,肥瘦相间为佳。
关键处理:
二、腌制工艺与调料配比(以10斤猪头为基准)调料
用量
作用
粗盐
150克(鱼重1.5%)
基础咸度渗透
高度白酒
100克
防腐增香,软化肉质
花椒粒
30克
赋予麻香底蕴
五香粉
20克
复合香气(八角、桂皮等)
姜片+葱段
各100克
去腥增香
操作:
调料混合揉搓猪头,冷藏腌制≥5天(每日翻动2次),确保深层入味。
三、熏制核心工艺:百年烟熏三昧真火熏料黄金配方(体现石镇特色)
材料
用量
作用
油茶壳
200克
独特果木香,烟味醇厚
木糠
150克
稳定发烟,助燃控温
锯木屑
100克
延长熏时,深化烟熏色
红糖
50克
促琥珀色,焦糖香
三阶段熏法
初熏(8小时):40-50℃低温慢熏,熏料混合铺铁锅底,竹篦单层码肉,盖松木盖留缝,烟色青白为佳。
二熏(6小时):60℃中温熏制,补半量新熏料,翻面确保均匀上色。
三熏(4小时):70℃高温固色,熏至表皮棕红油亮,烟香渗入肌理。
关键:全程需地窖环境(湿度70%),避免暴干或霉变。
四、晾晒与熟成自然风干:熏后肉块悬挂通风处(避光),晾晒5-7天,脱水30%以浓缩风味。
地窖熟成:装入陶坛密封,地窖(12-15℃)静置20天,形成独特“酵香”。
五、烹饪与食用方式经典吃法:
蒸制:厚切铺笋片,淋米酒蒸20分钟,肥肉透明如冻,瘦肉酥烂。
爆炒:薄片配青椒、蒜苗,大火快炒,熏香与鲜辣交融。
年节仪式:
祭祖时整块装盘,象征“鸿运当头”;宴客切“如意卷”造型,寓意吉祥。
六、工艺要诀与风味特点特性
形成机制
工艺支撑
熏香透骨
油茶壳+三阶段低温熏
18小时慢熏渗透
肥而不腻
地窖熟成分解脂肪
20天酵解转化
琥珀色油亮
红糖美拉德反应
70℃高温固色段
保存:
涂茶油防氧化,阴凉处挂存≤6个月,风味愈久愈醇。
石镇口诀:
“盐酒腌透五日期,油茶熏香十八时;地窖藏得三旬味,蒸炒两吃百宴珍!”
此工艺融合赣北山林物产(油茶壳)与百年经验,每一口皆承载石镇人的时间智慧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合法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