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知道榴莲多贵吗,是你配吃的吗?”
赵齐耳边回荡着女儿的话。
“我不配!一个180的榴莲,我要不是为了贴补你们,我能天天吃!”
赵齐心如刀绞,自己辛苦大半辈子,就想尝尝榴莲什么味,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女儿的你配吗?
赵齐被气的摔门而出,他越想越气,狠心把月供给他们断了,但这只是开始!
1
赵齐是个六十五岁的退休工程师,在电力公司工作了三十多年,每月有一万三千元的退休金。
这在小城市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。
他的生活简单而规律,早上五点半起床,去附近的公园散步,回来做早饭,看看报纸,偶尔和老同事聚聚,日子过得清闲而舒适。
他的妻子在十年前因病去世,只留下他和女儿赵雯相依为命。
为了女儿,赵齐付出了很多。
赵雯上大学时,他省吃俭用供她读完四年,赵雯结婚时,他几乎掏空了积蓄帮她付首付买房。
后面因为生了孩子,赵雯没去上班,连他们每个月的月供都是赵齐出的。
赵齐从不后悔这些付出,在他看来,女儿的幸福就是他晚年最大的安慰。
那天早上,赵齐正准备出门买菜,电话铃声突然响起。
是女儿赵雯打来的。
"爸,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。"女儿的声音透着一丝紧张。
"什么事啊?"赵齐问道。
"我们家要装修,工期大概两个月。装修期间灰尘太大,对小宝的肺不好,我想问问能不能暂时住到您那里去?"
赵齐一听就答应了。"当然可以,你们什么时候过来?"
"今天下午就可以过来,谢谢爸爸!"女儿的声音顿时轻快起来。
下午,赵雯一家三口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赵齐家。
赵雯三十五岁,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会计;她的丈夫陈明比她大两岁,是个销售经理,他们的儿子小宝今年五岁,正是调皮的年纪。
赵齐热情地迎接了他们,甚至把主卧让给了女儿一家,自己搬到了次卧。
"爸,我们住两个月就搬走,不会打扰您太久的。"赵雯保证道。
"住多久都行,反正我一个人也挺孤单的。"赵齐笑着说。
最初的日子还算和谐。
赵齐每天早起买菜做饭,小宝放学后陪他看电视,女儿女婿下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,聊聊天。
赵齐感到久违的温暖,仿佛又回到了全家团圆的日子。
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细微的变化开始出现。
首先是家务分工。
原本赵雯说过会分担家务,但渐渐地,几乎所有的家务都落到了赵齐身上。
买菜、做饭、洗碗、拖地,甚至连小宝的衣服也是赵齐在洗。
"爸,您在家闲着也是闲着,多活动活动对身体好。"赵雯这样解释。
接着是生活习惯。
赵齐喜欢安静,但小宝总是在家里大声喊叫,看电视时音量开得很大。赵齐想提醒,却被女婿打断:
"爸,小孩子嘛,活泼点好。您这个年纪应该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。"
最明显的变化是在经济上。
两个月过去了,赵雯一家丝毫没有搬走的意思,装修的事也再没提起。而且,家里的各种开销全部由赵齐承担,从大米油盐到水电煤气,赵雯夫妇从不掏一分钱。
有一天,赵齐刚拿到退休金,赵雯就主动提出要帮他"管理"财务。
"爸,您年纪大了,记性不太好。钱还是我帮您保管比较安全。"赵雯拿出赵齐的存折和银行卡,"您要用钱了告诉我就行。"
赵齐犹豫了一下,还是同意了。
毕竟是自己的女儿,应该不会有问题。从那天起,赵齐的退休金直接进入了赵雯的控制范围。
就这样,赵齐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,发言权越来越少。
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,但又不忍心说出来。
毕竟,这是他唯一的女儿和外孙。
转折点出现在那个榴莲事件上。
2
那天是星期六,赵齐一早去菜市场买菜。
他看到一个水果摊前围了不少人,走近一看,原来是在卖榴莲。
赵齐从来没吃过榴莲,只听说这种水果味道特别,很多人爱吃。
摊主正在吆喝:"新鲜榴莲,今天特价,一个只要一百八!"
赵齐看了看自己的零花钱,刚好够买一个。
他想了想,决定买下来尝尝,这个月的日用品已经买齐了,犒劳一下自己应该没问题。
他小心翼翼地把榴莲带回家,准备等家里没人的时候切开品尝。
他特意等到下午,女儿女婿带小宝出去游乐场玩,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。
赵齐拿出榴莲,正准备切开,没想到门锁响了,赵雯一家提前回来了。小宝一进门就喊:"好臭啊!"
赵雯循着味道来到厨房,看到桌上的榴莲,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。
"爸,这是榴莲吧?多少钱买的?"赵雯的语气不太友好。
"一百八。"赵齐老实回答。
"一百八!"赵雯提高了声音,"您知道一百八可以买多少斤苹果吗?买这么贵的水果干什么!"
女婿陈明也走了过来,一脸责备:"爸,您这个年纪了,应该省着点用钱,要是生病了,医药费多贵啊。"
赵雯更是直接:"爸,你退休了,就该有退休的样子。这种高档水果,你配吃吗?"
"你配吗"三个字像刀一样刺入赵齐的心。
“我这两个月买菜的钱,都够我买多少榴莲了,我只是想尝尝味,花的是我自己的钱。”
现在日常生活费是他在开支,买菜做饭都是考虑着孙子和女儿的口味,他没想到自己吃个榴莲还要被说。
谁知刚准备回房间的女儿,听到这句话,一下子炸毛了:“爸,你这话什么意思,意思是说我们一家花你的钱了是吗?好啊,那你算算饭菜多少钱,我拿给你,免得将来出去了别人说我不孝顺,啃老!”
女儿一生气,女婿赶忙安慰,没有人顾及他一个老头子的心情。
“我不是那个意思,我只是吃一个榴莲,也就一百多块钱,我就是没吃过,想试试。”
到底是自己女儿,赵齐没有发火,而是压着不悦解释道。
女儿越发不高兴,看着赵齐就开始发火:
“一百多不是钱啊,你知道我和邵明天天吃的什么吗?都是点的拼好饭,一顿饭十五块都心疼,水果什么的从来不敢点。
都是想把钱攒着省着,早点把贷款还完,现在小宝5岁了,马上要读一年级了,我和陈明挣得钱也只够供他读书的,爸,你怎么就不能替我们省一点呢,你非要看到我们穷的喝白开水才高兴吗?”
她说的激动,仿佛她和陈明挣不到钱,过不上好日子是他这个当父亲的问题一样。
“雯雯,我一个月已经给了你一万的月供了,你俩的工资基本上就是日常花销了,现在存起来以后小宝读书应该够用了。”
加上女儿女婿的工资,怎么着都是够开支的。
刚刚沉默的女婿也开口了:
“爸,我们不只有日常开销,我们还有车贷要还,小雪说话是不好听,可是一家人不就是该共同承担吗?我们在旁边省吃俭用,你为了口腹之欲就去买死贵的榴莲,雯雯看见了心里当然不高兴了。”
女婿的每一句话都是向着女儿,都在指责他不该吃这个榴莲。
"这榴莲你一会拿去退了。"赵雯把榴莲装起来,"以后买东西得先问问我,别乱花钱。"
赵齐坐在沙发上久久不能释怀,自己一个月一万三的工资,一个榴莲都吃不起。
他叹了一口气,慢悠悠的拿起榴莲就往外走,但是他没有拿去退,而是拿去了老同事李刚家。
“哟,来就来,还拿什么水果啊!”
李刚看着赵齐手里的榴莲调侃到,俩人的关系不至于这么客气。
“这不是头回吃吗?拿来跟你尝尝!”
赵齐没有把刚刚发生的事和老李说,他还是想着给女儿保留点面子。
“那我可就不客气了!”
李刚转身进了厨房,拿出盘子和一把小刀,俩人刚把榴莲打开,屋子里就充满了留恋的香气。
赵齐拿起来尝了一口,很香很甜,可是他却觉得嘴里一阵苦涩。
3
那天晚上,赵齐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。
他想起了自己一生的付出:年轻时加班加点工作,中年时省吃俭用供女儿上学,现在退休了连买个榴莲都要被质问"你配吗"。
一滴眼泪悄悄滑落。
第二天早上,赵齐接到了老同事李刚的电话。
李刚说组织了一次三天两夜的海上游轮旅行,费用不高,问赵齐要不要参加。
赵齐刚要答应,赵雯就从旁边拿过电话:"李叔叔,我爸年纪大了,坐不了那么久的船,您别劝他了。再说这种旅行多浪费钱啊,钱得省着点用。"说完就挂了电话。
晚上,赵齐鼓起勇气表示自己想参加这次旅行。
"爸,您都这个年纪了,还想出去玩什么!"赵雯不耐烦地说,"万一在船上有个闪失,谁负责?"
"是啊,爸。"陈明也跟着说,"您安安稳稳在家待着不好吗?何必去冒那个险。"
赵齐一生中很少违背女儿的意愿,但这次他坚持了。
"我就去三天,李刚他们都去,会有人照顾的。"
赵雯见劝不动,只好勉强同意,但提出了条件:"那您得把存折给我保管好,别带太多现金,小心被骗。"
赵齐参加了这次海上之旅,这是他退休后第一次远行。
站在甲板上,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,赵齐感到一种久违的自由。
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。在船上,赵齐和几位老同事聊起了各自的退休生活。
大家都有自己的爱好:有的学摄影,有的练太极,有的参加合唱团。只有赵齐,每天重复着买菜做饭的单调生活。
"你这哪是退休生活,简直是被软禁了。"李刚直言不讳,"再说,一万三的退休金在我们这个城市,生活水平可以排前列了。你就这么任由女儿管着?"
赵齐默不作声,但李刚的话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。
回家后,赵齐开始悄悄观察家里的情况,他发现了更多不寻常的地方。比如,他的房间经常被翻动,抽屉里的东西位置变了。
赵雯和陈明在他面前经常用眼神交流,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;小宝对他的称呼从"爷爷"变成了"老头子",而赵雯并不纠正。
最让赵齐担心的是,赵雯开始频繁地在他面前提起养老院的话题。
"爸,您听说了吗?我同事的父亲去了养老院,说条件特别好,有人照顾,比在家舒服多了。"
"是啊,爸。"陈明附和道,"现在养老院越来越普及了,很多老人都去住。等过段时间,我们可以带您去参观一下。"
赵齐心里越来越不安,他决定试探一下女儿的真实想法。
他故意在赵雯面前说:"我前几天去银行查了一下存折,好像少了几千块钱。"
赵雯脸色一变,立刻反驳:"不可能!爸,您记性不好了吧?存折一直在我这里,没人动过。"
"哦,可能是我记错了。"赵齐装作糊涂的样子,但他已经看出了女儿眼中的慌乱。
就这样,父女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微妙。
赵雯对赵齐的管控更加严格,甚至连去楼下散步都要报备时间。
赵齐表面顺从,内心却越来越坚定:必须做点什么改变现状。
几天后,李刚打来电话,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当面告诉赵齐。
赵齐借口买菜,与李刚在小区附近的咖啡厅见了面。
"老赵,我托人帮你查了一下,你女儿最近在打听房产过户的事。"李刚严肃地说,"你要小心啊,别被骗了房子。"
赵齐心里一沉,但还是不愿相信女儿会这样对他。"应该是误会吧,雯雯不会这样的。"
"希望是我多虑了。"李刚叹了口气,"不过,你得做些准备,万一真出了问题。"
在李刚的帮助下,赵齐偷偷换了银行卡密码,还在另一家银行开了新账户,准备把退休金转过去。
他还联系了一位律师,了解了遗产继承和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。
赵齐做好了这些准备,但心里还是抱有一丝幻想,希望女儿不是他想的那样。
他需要一个确凿的证据,才能彻底下定决心。
4
机会很快就来了。
那天下午,赵齐买菜回来,发现自己忘了带钥匙。
他正准备按门铃,却听到屋内传来女儿和女婿的谈话声,他彻底寒心。
看来自己不做出点行动,他们是不会认清现实了!
赵齐知道这女儿的致命要害是什么,他现在不仅要一把击中她的要害,还要让他们后悔今天算计!
"反正爸那个退休金迟早是我们的,咱们再忍忍,等拿到房子过户就好办了。"陈明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。
"你说得对,我已经联系好了律师,下周就去办手续。"赵雯回应道。
"你爸那存折上有二十多万呢,要是能拿到手..."
"放心吧,我早就计划好了。"赵雯的声音充满自信,"就那榴莲的事问他'你配吗'他就怂了,这老头子最怕的就是我们不管他。等拿到房子和钱,就送他去养老院。反正他一个人,也没人关心。"
听到这些话,赵齐站在门外,浑身发抖,手中的菜袋掉在了地上。
他没想到,自己的女儿,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,竟然是这样想的,这样对他的。
赵齐深吸一口气,冷静下来。
他没有立即敲门,而是转身离开,来到了李刚家。
"事情比我想的还要严重。"赵齐把刚才听到的对话告诉了李刚。
李刚拍拍他的肩膀:"老赵,现在你该怎么做,心里有数了吧?"
"有数了。"赵齐点点头,眼神坚定,"我要让他们知道,老虎虽老,但还有牙齿。"
当天晚上,赵齐若无其事地回到家,面对女儿女婿的询问,只说自己在超市买东西耽搁了。
他观察着他们的表情,看到了掩饰不住的虚假关心。
接下来的一周,赵齐按计划行动。
首先,他去银行把存款转到了新开的账户,只留下几千块在原来的存折上。
接着,他联系了一位房产律师,了解了如何保护自己的房产权益。最后,他联系了社区居委会,报告了自己可能面临的家庭虐待情况。
赵雯果然在下周一提出要带赵齐去公证处"办点手续"。
"爸,您年纪大了,房子空着也是空着,不如提前过户给我,这样以后办事也方便。"赵雯笑着说。
"好啊,正好我也有些事情要办。"赵齐出乎意料地爽快答应了。
到了公证处,赵雯拿出了准备好的房产过户协议。
就在赵雯以为一切顺利时,赵齐拿出了自己准备的文件。
"这是什么?"赵雯疑惑地问。
"租房合同。"赵齐平静地说,"我决定把房子租给李刚的儿子,每月收租金三千元。合同期三年,已经签好了。"
赵雯的脸色立刻变了:"爸!您怎么能这样!这房子应该是我的!"
"法律上,房子是我的。"赵齐语气坚定,"我有权决定怎么处置。"
公证员看到情况不对,建议双方私下协商。赵雯拉着赵齐到了一旁。
"爸,您到底想干什么?"赵雯压低声音,怒气冲冲。
"我想干什么?"赵齐反问,"我只是在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贪婪的人夺走。"
"我是您女儿!您的财产不给我给谁?"
"给懂得感恩和尊重的人。"赵齐直视女儿的眼睛,"比如,不会质问自己父亲吃个榴莲'你配吗'的人。"
赵雯愣住了,似乎意识到了什么:"您...您都听到了?"
"门外听得很清楚。"赵齐的声音冷淡,"'这老头子最怕的就是我们不管他','等拿到房子和钱,就送他去养老院',这些话我都记得。"
赵雯的脸色从愤怒变成了惊慌:"爸,您误会了,我们只是随便说说..."
"回家再说吧。"赵齐打断了她,转身离开了公证处。
回到家,陈明已经在客厅等着,见他们回来,急忙问:"怎么样?办好了吗?"
赵雯摇摇头,眼神示意他别说话。
赵齐坐到沙发上,环顾四周,这个他住了二十多年的家,曾经充满了温馨的回忆,如今却充斥着算计和欺骗。
5
"我有几件事要宣布。"赵齐的语气异常平静,"第一,从今天开始,我不再承担家里的任何开支。第二,你们一家三口一周内必须搬出去。第三,我的退休金已经转到了新账户,你们别想再动用一分,以后我也不会给你们还房贷了。"
陈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:"爸,您这是什么意思?"
"字面意思。"赵齐站起身,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录音笔,"还有,这是你们的谈话录音,我已经拷贝了几份,一份在律师那里,一份在居委会。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做,我就把这些交给警方,控告你们企图欺诈和虐待老人。"
赵雯和陈明面面相觑,不知所措。小宝从房间里跑出来,问道:"爷爷,你们在说什么?"
赵齐蹲下身,摸了摸小宝的头:"爷爷要搬家了,以后可能见不到你了。"
"为什么?"小宝疑惑地问。
"因为爷爷不配和你们住在一起。"赵齐站起身,走进自己的房间,关上了门。
接下来的几天,家里的气氛异常紧张。赵雯和陈明试图与赵齐谈判,提出各种条件,但赵齐态度坚决。
"爸,我们知道错了,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您。"赵雯哭着说。
"真的,爸,您别赶我们走,我们会改的。"陈明也恳求道。
赵齐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:"晚了。信任就像纸,一旦皱了,永远也恢复不了原样。"
到了周末,赵雯一家终于收拾东西准备搬走。临走前,赵雯还是不甘心,问赵齐:"爸,您真的要这么狠心吗?我们毕竟是您的亲人。"
赵齐反问:"当你质问我'你配吗'的时候,当你计划把我送进养老院的时候,你想过我们是亲人吗?"
赵雯无言以对,低头离开了。
赵齐站在窗前,看着女儿一家走远。
他没有预想中的解脱感,只有深深的疲惫和一丝悲伤。他掏出手机,拨通了李刚的电话。
"老李,事情解决了,他们搬走了。"
"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"李刚关心地问。
"说不上来,就是觉得很累。"赵齐叹了口气。
"要不要出来喝一杯?"
"好啊,正好我想尝尝那家新开的餐厅。"
"哟,老赵,你变化挺大啊,开始享受生活了?"李刚笑着说。
"是啊,我终于明白了,我的退休金,我配花在任何我想要的地方。"
挂了电话,赵齐看了看空荡荡的家,决定重新布置一下。
他要把次卧改成书房,客厅放一台大电视,厨房添置几件新厨具。
他已经和李刚商量好了,每周一起去钓鱼,每月参加一次老同事的聚会。
一个月后,赵雯独自来访,说是想和父亲和解。她看起来比以前憔悴了很多。
"爸,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。"赵雯坐在赵齐对面,"我真的很后悔当初对您的态度。我不应该那么苛刻,不应该控制您的生活,更不应该打您房产的主意。"
赵齐看着女儿,没有说话。
"我和陈明商量过了,我们想重新开始,好好孝顺您。不要钱,不要房子,就是单纯地想和您恢复父女关系。"赵雯的眼中含着泪水。
赵齐沉默了一会儿,问道:"是因为生活困难了,所以想回来?"
赵雯低下头:"不瞒您说,陈明最近投资失败,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经济困难。但我来找您,真的不是为了钱。"
赵齐点点头:"我相信你有一部分是真心的。"他站起身,走到冰箱前,拿出一个袋子,"我买了榴莲,一起吃吧。"
赵雯愣住了:"爸,您还记恨那件事?"
"不是记恨,是记住。"赵齐切开榴莲,"人这一生,最怕的不是贫穷和疾病,而是被最亲的人伤害。"
赵雯低头不语。
"你可以每周来看我一次,带着小宝一起。"
赵齐把切好的榴莲肉放在盘子里,"至于其他的,时间会证明一切。信任需要慢慢重建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"
赵雯点点头,接过盘子:"谢谢爸爸。"
看着女儿小心翼翼的样子,赵齐心中百感交集。
6
他不确定未来会怎样,但至少现在,他取回了自己的尊严和控制权。那句"你配吗",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,也可能改变了女儿的认知。
人生的下半场,他要好好活出自己的样子。
毕竟,这是他的人生,他当然配。
吃完榴莲,赵齐和女儿告别。
他站在阳台上,看着楼下的人来人往,心里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。
他拿出手机,给李刚发了条信息:"老李,明天去钓鱼,我请客吃饭。"
很快,手机响了一下,李刚回复:"好啊,你最近气色不错,看来是想开了。"
赵齐笑了笑,回道:"是啊,想通了一件事:人生苦短,何必委屈自己。"
放下手机,赵齐望着远处的晚霞,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。
炒股配资合法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